2019年的手机市场总是不会缺少看点。就在前不久的8月29号,备受关注的Redmi Note 8和红米电视、RedmiBook 14 增强版共同发布,红米团队对于今年下半场的答卷展现在大家眼前。其中Redmi Note 8 Pro是一款备受关注的产品,价格位于1500元的主流性价比中段机段位,并在这个价位提供了四摄、4500mAh大电池、1.8卢(1卢=10W)快充、NFC、耳机孔、红外线一应俱全的“大满贯”实用配置。这款产品能否在如今强者如云的1500元段位站稳自己的脚跟?什么样的用户适合选择这样一款产品?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期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01 观感:什么都有,但别期待太多
Redmi Note 8 Pro是红米在年初的Redmi Note 7掀起国内千元机市场腥风血雨之后,面对总体经济压力明显与手机市场需求升级的行情,交出的最新答卷。以往的千元机市场,或如红米系列一般毫无设计感,或如华为畅享、oppo的A系列一样,缺乏根本的品质;但今年似乎整体市场行情都发生了改变——在Redmi Note 7把渐变玻璃机身和4800万像素传感器引入了千元机市场之后,随着vivo Z系列、oppo K系列、Realme系列和荣耀9x的发布,各家大厂都已经在1000-1500元价位段完成了有品质、有设计的布局,小米从前在中低端机市场引以为傲的占有率也在渐渐被蚕食。绿厂率先把屏幕指纹下放到千元级别,蓝厂在自己的1500元机上拿出了骁龙710,荣耀更是集菊厂之大成,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在自己最新的1500元机上放出了麒麟810这颗王炸。
用Redmi K20 Pro或者小米CC9去和这些选手对打听起来总是不太对劲,Redmi Note 8 Pro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肩负着粗粮厂的复兴使命,应运而生的。在这部手机上我们能看到小米以及红米品牌一贯的坚持——在同价位段拿出最实用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于是,我们能看到,在这样一款1500元机上,Redmi Note 8 Pro拿出了再次先于时代的6400万像素传感器,拿出了旗舰四摄,拿出了4500mAh电池和1.8卢快充,拿出了NFC和红外线的“双满贯”。这些都是领先于它的部分对手的——这个价位的手机大多数是凑数双摄(虽然Note 8 Pro的四摄也有两个是凑数的)、1卢慢充,部分厂商还在使用塑料后盖。但这也导致了它在一些设计上落后于部分对手——这个价位的手机大多数都已经用上升降前摄和屏幕指纹了。
Redmi Note 8 Pro的优势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底可以提升解析力、超广角可以获得更大视野、大电池和快充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NFC和红外线一旦习惯就再也离不开。但它的劣势也同样体现在你和它朝夕相处的每分每刻——这么明显的水滴结构实在是太有碍观瞻;和后置摄像头结合设计的突起式后置指纹实际上在使用的时候不甚方便(尤其是当你习惯了坚果Pro2S这样的巨型指纹模组之后),且这款手机的厚度不会带给你任何关于“轻薄”的联想。


不过采用后置指纹设计实际上会带给我们不知道算不算是优势的一个优势——这款手机采用LCD屏幕。在同样的像素密度下,LCD屏幕由于采用RGB子像素排列,所以通常观感会比采用各种其他排列方式的OLED屏幕观感更好(具体原理请大家在我的文章列表中搜索并阅读《小米9上手体验》);且由于原理上不存在刷新率问题,所以不会对眼睛造成更多潜在的伤害。具体到直观的观感上来讲,这款Redmi Note 8 Pro确实没有出现其他LED手机常见的文字边缘锯齿问题。
02 相机:对于6400万像素,你有什么期待?
首先讲结论:红米这次率先采用6400万像素1/1.7英寸大底传感器给我们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把四合一像素技术更高质量地下放到千元机市场。
下面我们采用一组图片作为对比,以下分别是将手机放在展台支架上使用默认模式和6400万像素模式拍摄得到的结果。


大家先不要往下看,思考3秒钟,再告诉我,看得出区别吗?
在缩略图状态下,我能看出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6400万像素的样张比默认模式下经过AI优化的样张要稍暗一些。
下面我们把两张照片都放大到同样倍数,然后再看。

大家先不要往下看,再思考3秒钟,然后告诉我,哪张相片是6400万像素状态下拍出来的?
——没错,就是左图。
大家有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最后的对比告诉我们,实际上在大家日常拍摄的环境中,6400万像素的原片由于没有经过AI优化,其成像的清晰程度会弱于默认1600万状态下的效果。若要深究其原因,其实不难理解——6400万像素状态下每个像素点的感光尺寸(边长)只有几百纳米大小,这么小的感光尺寸非常难以保证进光量,从而在同等曝光的情况下就需要提升曝光时间。快门时间一长,手抖就在所难免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今年春夏造访过小米之家或华为体验店,这两家店在那个时候都提供了用于宣传自己产品的超清/夜景体验模式。在它们的体验环节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点就是,要求顾客把手机贴在取景盒上,镜头透过通光孔拍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手机保持绝对的平稳,从而能更大幅度提升曝光时间,以获得足够亮并足够清晰的图像(这一点对于超高像素和超级夜景同样重要)。我自己有时也采用这种拍摄方法,在夜间无论是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我通常都会寻找身边的固定装置,将手机或者相机架好,然后开启长曝光。
所以实际上,如果想体验6400万像素带来的超高解析力,在拍摄时就会有非常严苛的条件限制:
(1)请绝对稳持相机。这样会允许更长的曝光时间;
(2)请尽量寻找明亮且、低反差的拍摄条件。这样将允许更为方便地提供充足的曝光条件;
(3)请适当使用修图软件。默认状态下手机相机的出图已经经过了全面的AI美化,不要指望6400万像素的原片能够超过这些优化过的相片的观感——甚至在解析力方面上。
手机上出现超高像素摄像头始于2012年,诺基亚在当时还采用塞班系统的808手机上发布了第一颗4100万像素摄像头,但当时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九像素合一的超采样500万像素相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进可攻退可守”——在用户最常需要的用于社交网络的照片中,超采样技术能够为1个像素点带来超大的感光面积和9倍的信息量,从而让后续图片处理更精准;若用户真的需要运用到4100万像素中每一个像素的解析力,这套方案同样可以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满足。这套系统同样应用在2013年发布的Lumia 1020上,成就了一代拍照机皇。Lumia 1020的拍摄素质在其发布之后的4年多以内都无人能敌,直到2018年初华为P20Pro的发布。时间来到了2018年,华为重新将4000万像素摄像头和超采样技术带到了手机摄影中,而现在我们所拥有的AI后期处理水平,已经足以让这张经过合成的4像素合一的1000万像素照片拥有惊人的解析力、丰满的对比度;若有需要,相机还会自动开启各种AI场景优化,从而获得高饱和度或高宽容度。
2019年初,Redmi Note 7将这套成像系统的原理带到了千元机。虽然三星GM1的硬件素质比不上今年主流的索尼IMX586,但依然为用户带来了非常好的成像体验。在我看来,这次Redmi Note 8升级的6400万像素和1/1.7英寸大底,实际上只是这种一脉相承的体验的全新进化——若想发挥这套系统的全部实力,用户依然需要具备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
不过实际上,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Redmi Note 8这次相机系统升级的一大卖点,在于率先把变焦双摄引入了千元机之中。多出来的超广角摄像头可以解决很多情况下拍照的痛点——取景范围不够大,只得起身后退,但很多时候场地空间不允许这么做,或者后退之后人会挡住被摄物。此外,用于凑数的两颗200万像素镜头也不是完全没用——微距模式可以用来拍摄一些花花草草,景深镜头可以对于算法虚化提供一定的帮助。
03 总结:红米变了?红米没变!
过去我们对于红米的印象,除了“一贯便宜,有时能打”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想象。红米1把能用的智能机带入千元价位;红米Note3采用高通骁龙650处理器造就了“一代战神”;红米Note4x带来了千元机中算力、功能、电池、设计的平衡,成就了销量神话;红米A系列更是将智能机带入了500元价位,使得山寨机基本成为历史。在2018年及以前,我们对红米的印象就是——低端,但可靠、好用、实惠。
2019年,卢伟冰的加入和小米的战略调整让红米成为了大众焦点。Redmi Note 7开启了小米的“战斗模式”,半年销量突破2000万;RedmiBook 14把英特尔cpu的笔记本带到4000元以内,形成了对荣耀MagicBook的绝对高压。但反过头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小米对市场的需求做出的反应呢?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时至今年,红米已经不可能再用之前万年不变的金属三段式机身设计+骁龙6系中低端平台继续打天下了,因为市场的关系,OV和华为已经在这个价位段完成了全系布局。小米应该会想到,也大概不太会想到,Redmi Note 7居然成为了全行业提升千元机品质的号角,以至于到今天夏天,在这个市场中,Redmi Note 7已经不再具有特别的战斗力。
所以结合目前的大形势看来,Redmi Note 8 Pro是一款物有所值的产品,但绝对不会带给你更多的高级体验——它什么功能都有,但不会带给你旗舰机的质感和使用体验。如果以同时期的产品线来看,它和2016年的红米Note 4X、2015年的红米Note3,甚至2013年的小米2A,没什么区别——红米的产品一直都是这样,物超所值,但没有越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