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于2019年4月正式发布了Reno这款产品,在配置上分为骁龙710+双镜头以及骁龙855+三镜头两款产品,起售价格分别为2999元和3999元,下面是这两款产品的官方介绍。
↑配备骁龙710和双摄像头的标准版
↑配备骁龙855和三摄像头的高配版
今晚,我来到了位于北京五棵松的颇具大厂风范的OPPO全球旗舰店,实地上手体验了一下这两款产品。
我很少对OPPO的产品提起过兴趣。众所周知,从2015年开始,OV两家几乎成了“营销”的代名词,在那之后的三年里你几乎完全可以用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的价钱,在小米那里买到一个配置和设计都相近或更好的产品。但随着2018年vivo和OPPO先后推出了NEX和Find X,OV两家逐渐开始向性价比产品和高端产品发力,到现在都形成了主流系列、入门系列、性价比系列、高端系列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具体到Reno,这就是OPPO今年向3500-4500价位中高端市场发起的新一轮冲锋,这款产品对于OPPO乃至中国手机市场的影响都甚是深远。下面我们一起边讲边看。
01 产品特点
众所周知,在中高端市场上,唯SoC论的时代早已过去,一方面是因为随着OV的变化,这一市场的选手基本上都配置了相同的旗舰SoC,另一方面是因为一部高端手机的体验,不仅应有SoC提供的运算保证,更应有更多其他硬件或技术来提供专向的高端保障,OPPO这次在这方面就下足了功夫。
1、自动升降式前摄。这次这个三角形结构实在是不怎么好看,但这种结构确实是目前设计真全面屏的明智之举。相比于小米Mix3的手动滑盖,这一结构能使得屏幕和机身最大限度的一体化,减小了机械结构带来的影响;
2、双扬声器。90%的性价比旗舰机(如小米9等,甚至包括这次的P30全系)都不提供这一配置,但实际上双扬声器对于影音体验的提升是巨大的。我们不会随时随地都使用耳机观看视频,对于一些喜欢外放看视频的同学来说,双扬声器所提供的立体声效果简直是一耳朵就能听出来;
3、横向线性马达(高配版独享)。大家是否对苹果的震动手感印象深刻?这正是因为有了Tapic Engine横向线性马达的支持。在安卓阵营,魅族是横向线性马达的先驱和推动者,现如今OPPO也迎来了这一配置。
4、IMX586+超广角镜头+5倍焦距潜望镜(高配版独享)+双OIS光学防抖(高配版独享)。说来大家可能不太相信,OPPO实际上是5倍焦距潜望镜的先驱,其研发历史比华为要更深远一些。我今天重点体验了Reno高配版的长焦距拍照性能,其在取景器端最高可以提供20倍混合变焦的焦距,至少在我所拍摄的样张里,Reno高配版的20倍变焦清晰度不熟华为P30Pro(大家相信我,50倍变焦真的没有什么用)。此外,OIS光学防抖分别被应用在主摄和长焦镜头上,这对于夜间成像、运动成像等场景的清晰度提升是极为关键的(去年的小米8有光学防抖,今年小米9给砍了);
5、一些其他“人有我有”的配置:铜管散热、双频GPS、能刷公交的NFC;以及一些“人有我优”的配置:基本上不降功率的低压大电流闪充,4065mAh奢华电池(高配版独享)。
02 配置如何影响用户体验
“配置”和“体验”从来不是两个割裂的词汇,但实际上他们的关系也未必有大家想象中,或者厂商宣传中的这么大。以华为最近的“P30Pro月亮门”事件为例,华为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宣传P30Pro的50倍极致变焦以及利用这一功能拍摄月亮的效果,但在实际生活中,谁会用到这么长的焦距?取景范围过小不说,手持的稳定程度甚至都不能在取景器里获得一幅固定、稳定的画面。
大多数厂商都会默认宣传自己配置非常有独到性的地方,但是有的厂商不仅配置技能点点错了,宣传效果也有待商榷(比如小米8的双频天线);另外一些厂商则非常善于营销,把自己产品的每一个特点都宣传到极致,宣传到人尽皆知(比如OPPO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一定要明确的是——自己的使用场景,以及由此导致的自己究竟需要什么配置。
大多数机型都会在平均水平的基础上提供一些自己独到的配置。如果这些配置自己常用,那么这款手机无疑会大大提升你的使用体验;但如果这些配置自己不常用,那么即使配置再高、宣传再好,也不会对使用体验有过多的正面提升。
以华为P30Pro为例,非专业摄影用户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只会注意到充满颗粒感的屏幕、跟不上时代的UI设计以及“四面发声”的屏幕传声听筒设计。再以小米9为例,期待续航而较少玩游戏的用户只会注意到骁龙855+3200mAh电池带来的续航下降。
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手机之前不会去研究这些问题,在购买手机之后也不太会注意到这些配置带来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一部真正为大多数消费者考虑的手机,一个真正适合大多数普通用户的配置,一定会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首选。
OPPO正在向这个方向行进。这次这款Reno所提供的上面几项特别配置,绝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也不会太了解到这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便利,但它们确实在覆盖大多数用户的大多数使用场景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比如社交软件场景,三星的1080P AMOLED屏实际观感颗粒度会比其他品牌的OLED屏好很多,再加上横向线性马达(高配版独享)的加持,体验可能仅次于iPhone旗舰、三星旗舰和Mate20 Pro;
比如影音场景,上下双扬声器会带给每个人真正声临其境的感受,音乐播放时专业的解码设备或设置也能让更多有较好耳机设备的人享受到可以靠近一些播放器的“True Music”享受;
比如游戏场景,骁龙855已经几乎成为了游戏手机的标配,但非异形全面屏+更好的散热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发挥超乎想象的功效。
03 OPPO转型,势在必得
我们来看一看在这个价位附近我们通常的选择都有哪些:
1、小米9。选择小米9的人,通常是需要有旗舰级硬件性能,但又不愿意为其他极致体验付出太多的用户群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小米9虽然有了骁龙855,有了三摄,有了自家强项NFC;但真正的旗舰机至少应该“点点而已”意思一下的配置,比如2K/双扬声器/横向马达/防水,在小米9这里一概缺席。此外,骁龙855+3200mAh的配置,虽然足够轻薄也提供了很强的性能,但在续航上一定会大打折扣。在之前如果你想升级到更全面的体验,需要至少多花1900元升级到华为Mate20Pro,但现在你只需多付出1000元,就有了Reno高配版这样的“均衡高端体验”的更强的水桶机;
2、华为Mate20标准版。这是去年享誉全球(但不慎绿了,真的可惜)的华为Mate20Pro的简配版,其减少的配置大多是Mate20系列重点宣传的,所以你用4000元的价格购买的Mate20其实几乎享受不到华为在广告中所宣传的大多数配置。虽然OPPO这次一样是“宣传高配卖低配”,但只要你认准了3999起售的Reno高配版,就能享受到各项配置相比Mate20标准版都全面升级的更好使用体验;(上述分析对于)
3、华为P30。P30和Reno顶配版几乎站在了完全相同的价格区间内,但Reno显然拥有更完善的体验——和P30Pro几乎相同的相机、双扬声器、大电池、从魅族挖过来设计师的Color OS;
4、华为P30Pro。P30Pro拥有刷遍朋友圈的拍照能力,但实际上Reno的拍照体验至少在日常使用这一层级上丝毫不熟P30Pro。相比于P30Pro,OPPO的优点主要在于屏幕分辨率,缺点在于厚度、充电速度、防水等。但不要忘了,相同存储容量下,Reno要便宜足足1000元。
之前曾经有一位朋友要我推荐3000-4000元的手机,我翻遍了京东也没有找到一款能过我这一关的产品,最后我的答案又回到了“标答”小米9。在这一价位上,我们不期待三星S10的极致影音,不期待华为P30Pro的极致拍照,不期待iPhone XS的由内而外的浑然天成的统一感和精致感;但我们期待比小米9更全面的使用体验,比魅族16更完善的应用场景,比一加6T更适合大众的系统设计,和比荣耀V20、华为Nova4、OV主力系列等产品更上一层楼的产品力。站在今天,在这个区间内,即将于5月中旬开售的OPPO Reno顶配版,是我能找到的唯一的答案。
今天的OPPO已经不同于2016年的OPPO了。虽然渠道、营销仍然大行其道,但至少今天,Reno交上来的答卷,已经让我们看到了OPPO在手机市场、在未来的手机市场,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OPPO希望让之前使用R系列手机的用户和一部分小米用户,都能够升级到Reno系列带来的完善体验中来。
当然,这一回答也不是完全否定目前在售的Reno普通版,相比于骁龙855更加注重续航以及相比于小米9SE更加注重外观的用户可以考虑Reno普通版,但对于更多数人来说,和Reno普通版同价位我更推荐小米9;和Reno普通版同配置我更推荐小米9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