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电子领域,华为是一家实力强劲、敢想敢干的企业,但我通常只会对华为最顶端的P系列和Mate系列的Pro版给出推荐购买的建议。纵观往年华为产品线,华为nova系列都是与OPPO的R系列、vivo的X系列争销量的主力走量机型。自从华为战略性放弃和运营商合作的麦芒系列,转而建立更年轻化、时尚化的潮流产品线nova系列以来,“性价比不高”一直是nova各代产品离不开的一个“痛点”。华为nova2于2017年中旬推出,采用当时流行的“类iPhone6”设计,配置了变焦双摄但仅采用麒麟659芯片;华为nova4于2018年底推出,抢了一个“国产首发挖孔屏”的风头,配置了去年的旗舰芯片麒麟970,但作为一款3000元价位的手机居然选用了LCD屏幕、后置指纹且没有配备NFC。
刚刚上市的华为nova5 Pro情况有所不同。时隔半年之后,华为已经把今年器件芯片麒麟980下放到走量机型之中了,与此相呼应的40W超级闪充,此外全功能NFC也出现在了这款华为走量手机的配置之中。
今天在一家华为加盟店我简单地上手体验了这款nova5 Pro,发现除了账面上的数据之外,还有一些设计上的取舍是比较值得我们讨论的:
1、外形是双直板玻璃+金属中框的设计,手感与小米9SE毫无二致,而两面直板玻璃的设计语言,我们在红米Note7上也可以见到。和同价位的产品对比,小米9、OPPO Reno、一加7、Redmi K20Pro均配备了背面曲面玻璃。背面曲面玻璃对手感和整机质感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
2、请注意这次摄像头的配置:标准+广角+黑白+微距,其中黑白和微距的像素均只有200万。华为有意将一些旗舰机的配置(如超微距)等下放到走量机上,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的是,Mate20Pro和P30Pro中超微距功能是依靠主摄像头完成的,而非一颗200万像素的独立摄像头。实际上,1920×1080分辨率的像素数就已经超过200万了。此外,nova5在两个变焦镜头的取舍中选择了标准+广角,而非常见的标准+长焦,这应该是市场部门基于用户需求、市场反应和机型定位的一个决定,用一句圈内话讲就叫做“刀法精准”。想要更好的拍照体验吗?那就必须要加钱上mate20或P30。不要迷信华为的拍照实力,我在现场试了一下,确实一般。
华为依然是那个华为,对于他自己来讲,2999的价位只是常规的主力价位,在这个位置上华为需要考虑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如何摊平今年先进技术的研发成本,如何最大化宣传力度和效益,以及如何为自己的旗舰机“让路”等。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买了P30Pro,我知道他们在享受“数一数一”的相机带来的绝对的拍照体验和成像质量外,也必须要接受它的屏幕和扬声器配置。在这个价位上也有其他选择,购买S10就要接受它的挖孔屏、系统和本地化充电速度,购买iPhone XR就要接受它的“跑马边框”、828P屏幕和单摄像头——似乎唯一的权衡之选就是Mate20Pro,但你也要接受它的刘海屏、过气和被绿的事实。
但是2999元的价位和5999元可不一样。在这个位置,除了这些顶级选手的走量产品外,还有宣传铺天盖地的OV、“不怕便宜”的小米和“不将就”的魅族、“不讲究”的一加等众多玩家。消费者们的选择更多,能够做出的权衡也就更多。想要轻薄、无线充电就买小米9,想要全面屏、高存储就买Redmi K20 Pro,想要更精致的设计就买魅族16s和Reno……大家的选择太多了。
华为一定知道,也一定要知道,品牌力不等于产品力。OV已经看到,随着华为“科技标杆”的品牌形象和小米“感动人心”的性价比深入人心,他们过去的打法已经行不通了。VIVO两年来接连推出了享誉全球的Find X和颇有战斗力的Reno十倍变焦版,vivo则是直接退出iQOO和小米855全家桶(小米9、黑鲨2、Redmi K20 Pro)正面竞争,44W快充和更低的渠道价格着实抢走了一些性价比用户。在2999这个价位,华为(不含荣耀)过去的产品更多在强调品牌力,而缺少产品力,各代的nova都更像是R系列、X系列的模仿者,和小米数字系列相比不能给人带来最强的使用体验;而如今nova5 Pro的发布,则代表着华为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一种更强的战略,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市场。
华为这次的产品能体现出诚意。SoC是手机流畅好用的必要条件,麒麟980能够提供给消费者介于骁龙845和骁龙855之间的运算能力,使得手机整体体验能跟上这个价位的主流水准;40W快充和全功能NFC的加入,则代表着华为有意让“科技标杆”的打法更加深入人心,在这一价位提供一两个别家(尤其是小米)所不能给到的真实“黑科技”。而摄像头的配置,则更能体现出华为“精湛的刀法”,即对自家产品矩阵中每个价位产品的产品力的权衡。和其他的3000元手机相比,nova5 Pro有亮点,也有遗憾。但令我们欣喜的是,华为正在以对消费者负责、对产品力负责的态度,重新审视这条产品线。
华为近年来正在尝试着在更多自己不曾涉猎的领域打造产品力过硬的爆款。Matebook X Pro至今为止仍是我最推荐的轻薄本;华为平板M6为寂寥已久的安卓平板电脑市场打足了强心剂;最新的“骁龙本”Matebook E不仅是对Win10 on ARM的一次尝试,更是在中美贸易战、英特尔随时会断供的背景下,华为对自家笔记本产品线一次大胆勇敢的尝试,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试想若英特尔断供持续下去,华为将麒麟系列arm芯片大力推广到win10超极本上,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适配问题——这可能将是PC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华为nova5 Pro的战略意义虽然不如上面几款产品这么明显,但也是华为在3000元走量手机市场上打出的最响亮的冲锋枪。这标志着这次的华为,不仅有大厂的风范和实力,更是像曾经的三星一样,在高中低端都全面完成了自己的产品布局,而且每款产品都极其具有竞争力——在当前形势和华为品牌号召力的影响下,P30已经成为了旗舰机的首选;畅享系列深入中低线市场和长辈的心中,每年销量难以预估;nova系列也完成了“刮骨疗毒”,从此在产品力上可以初步对标小米数字,在品牌力和宣传力度上不输OV。这几部棋,可谓步步精彩,招招制敌。
我们希望看到的华为,正是这样的华为——不是靠沸腾文吹出来的华为,也不是靠拍月亮忽悠出来的华为,而是有技术、有实力、对消费者负责的华为。